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臺北市防災地下水井工程計畫

一、計畫緣起


一、 計畫緣起

受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影響,颱風暴雨、旱災及地震等情形頻繁發生,由於臺北盆地曾因大量抽取地下水產生地層下陷危機,76年翡翠水庫完工,加上禁抽地下水政策,使用地下水情形減少,地下水位上升,評估為可應用水源,因此參考國外案例,以地下水作為防災用水之可行性。

臺北市政府規劃於防災公園及防災學校或附近公園,以防災地下水井提供緊急雜用水需求(每人每日110公升),於天然災害或戰備時啟用,配合原維生水緊急供水系統,以健全防災體系。

二、 計畫內容與效益

(一)本處轄區(含新北市)共規畫46處緊急維生給水站,其中13處配合本府已規劃之防災公園設置,作為災民收容中心,為能提供災民緊急維生用水,確保維持生存最基本飲用水。

(二)可提供本處轄區約34.5萬噸維生飲用水,供應轄區約392萬用水人口每人每日3公升28天以上用水。

相關圖片


防災地下水井儲水槽設備
防災地下水井儲水槽設備

防災地下水井輸水設備(消防水帶、取水架)
防災地下水井輸水設備(消防水帶、取水架)
72口防災地下水井分布圖
72口防災地下水井分布圖